青藝盟「牽風箏的人」 用戲劇「牽住」中輟青少年

【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】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去(2022)年啟動「牽風箏的人」計畫,用半年時間培訓40位戲劇教師,媒合到國教署轄下中介教育機構,陪伴特殊境遇青少年,今(22日)天舉行階段成果發表會。青藝盟盟主余浩瑋表示,「只要多帶一個孩子回頭,台灣的未來就會更好」,今年計畫已擴散到6間學校,希望未來能籌募更多經費,讓全台11所中介教育機構都有戲劇社團課程。

教育部長潘文忠分享,20年前他在台北縣擔任教育局長時,當時最大任務,就是讓中輟孩子回到學校,因此他很感謝青藝盟願意做一個「牽風箏的人」,用戲劇牽著這群未定向的學生找到人生方向,「這條路不好走,還有很多孩子就像要斷了線的風箏,但如果老師們沒有被孩子嚇跑,會發現孩子們將被我們接住,而這風箏,我們要牽得緊緊的。」

余浩瑋表示,他在2014年時先在安置機構開啟「風箏計畫」,展開戲劇社團課程的教學,領導孩子們認識情緒、自我,帶著孩子們參與戲劇比賽增加榮譽感等,2017年將計畫帶入嘉義縣民和國中慈輝分校。

「最初只有我在民和慈輝分校執行,發現分校升學率大幅提升」。余浩瑋說,「不是因為戲劇讓他們功課變好,而是因為戲劇幫助他們找到興趣目標,例如有學生想當廚師,就努力朝餐飲科邁進;更有學生想當AI工程師,國中畢業後先進高職電機組,現在已在就讀大學電機系了。」

余浩瑋說,2022年會與教育部國教署合作,啟動「牽風箏的人」計畫,正是因為他覺得台灣有11所中介學校,「能不能讓這些學校的學生都得到戲劇課的幫助?」半年來計畫已培訓40位戲劇社團教師,其中有22名具入校資格,18名為種子教師。

嘉縣民和國中慈輝分校主任蔡岳峰表示,2017年即和青藝盟展開合作,余浩瑋會先建立學生團體動力,帶入戲劇理論,並邀請演員來校分享,最後設定參與戲劇比賽的目標,他笑言:「本來不愛來校的學生都會說:『戲劇課我一定會來上,其他課程再看看』,就可得知戲劇課程的影響力。」

民和慈輝分校畢業生、縣長獎獲獎人李俊宥表示自己國一時很叛逆,不愛去學校,覺得上課很無聊,直到參加戲劇課,「上課不會有壓力,有點像是心理輔導,內容包括認識自己、探索自己的優缺點,訓練反應能力等,讓我能一步步建立自信,也更有目標。」國中三年他與同學連獲三屆「藝把青青少年創意戲劇比賽」亞軍,今年更成為應屆畢業生中唯一一位進入普通高中的學生。

「牽風箏的人」計畫已擴散到全台6間學校,今年3月起,包括新北市明德高中國中部慈輝班、苗栗縣建國國中慈輝分校、嘉義縣民和國中慈輝分校、花蓮縣秀林國中慈輝班等4所學校展開戲劇社團課程,由「牽風箏的人」計畫培訓出的戲劇教師授課;9月將增加與新北市正德國中慈輝班、桃園市楊梅國中秀才分校合作。

余浩瑋表示,希望能號召更多企業認養、支持,讓培訓的教師能成功進入其他5間學校,一起用戲劇改變孩子的人生。

QUICK CONTACT INFO

Meet your new team leader, Top Scorer! Create your NFL or sports website, win the online sports game and dominate your competition.

b Monday-Friday: 9am to 5pm;

Satuday: 10am to 2pm